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竣工,年供电能力再攀高峰突破200亿千瓦时
近日,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——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正式竣工,标志着我国电力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该项目投产后,汉川电厂的年供电能力将突破200亿千瓦时,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位于湖北省汉川市,是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。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,总装机容量为600万千瓦,是湖北省单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机组。三期扩建项目的顺利竣工,不仅提高了汉川电厂的发电能力,也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自2015年开工建设以来,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以绿色发展为目标,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汉川电厂始终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确保工程质量。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设备,如超超临界机组、高效脱硫脱硝装置等,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,实现了清洁生产。
据悉,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投产后,年供电能力将突破200亿千瓦时,相当于为我国近两亿户家庭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。这一成果的取得,得益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,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。
近年来,我国电力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,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的成功,正是这一发展态势的生动体现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汉川电厂充分发挥了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,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,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,高度重视环保问题,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。项目采用的高效脱硫脱硝装置,使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降至50mg/m³和30mg/m³,远低于国家环保标准。此外,项目还积极推广清洁能源,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,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展望未来,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的竣工,将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。在新的发展阶段,汉川电厂将继续秉承“绿色发展、科技创新”的理念,不断提升发电能力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。同时,汉川电厂也将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,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。
总之,汉川电厂三期扩建项目的竣工,标志着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。在新的征程上,汉川电厂将继续肩负起社会责任,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全体电力人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电力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- • 汈汊湖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正式启动,新增湿地公园面积300公顷助力生态文明建设
- • 汉川市沉湖镇“渔家冥婚”纪录片引发热议,学者呼吁保护濒危民俗
- • 汉川市马口镇第二幼儿园盛大开园,开启“托幼一体化”服务新时代
- • 安陆“稻虾共作”扶贫模式推广,3000亩基地助力千人脱贫
- • 华工科技孝感激光基地投产,年产能突破10万台,迈向全球市场新篇章
- • 孝昌县“青椒计划”2.0启动,百名农技专家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汈汊湖渔民上岸后续扶持项目启动,452户渔民成功转产水产加工
- • 应城石膏矿转型扶贫产业园:助力脱贫攻坚,吸纳8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
- • 汉川北站高架匝道桥5月通车,武汉都市圈交通网再升级,区域发展迎来新机遇
- • 残疾人扶贫基地挂牌,3D打印培训助力残障青年月入6000元,开启新生活篇章
- •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故事馆开馆,百件抗战时期农具见证历史沧桑^[大悟]^
- • 孝南区朱湖糯米酒封坛大典盛启,古法发酵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^[孝南]^
- • 中法民间艺术交流展:孝感三节龙灯模型绽放异域光彩
- • 中日康养产业园开园:松下智慧养老设备生产基地年产值突破50亿元
- • 汉川市携手武汉高校共建“菜篮子”基地,日供果蔬超百吨,保障市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
- • 孝南区朱湖湿地碳汇交易首单成功落地,企业购买5000吨指标助力碳中和
- • 中原突围纪念馆发现李先念1946年亲笔作战部署图,珍贵历史文献重见天日
- • 汉川莲藕扬名海外,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年出口东南亚创汇5000万元
- • 英联超算终端产业园:引领200亿级信息产业集群腾飞
- • 汉川市创新举措,首设“教育质量进步奖”,10所薄弱学校获百万激励资金
- • 孝感试点“碳积分”制度,市民绿色出行兑换商品助力环保新风尚
- • 台湾美食家组团访孝感:一碗米酒唤起两岸同胞“舌尖乡愁”
- • 孝感非遗大数据平台成功收录8.7万条文化基因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高新区工业投资增速连续12个月超30%,经济活力强劲显现
- • 孝感香稻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助力农民亩均增收800元
- • 农业科技小院助力乡镇发展,解决技术难题800余项
- • 日本NHK拍摄《长江文明》纪录片聚焦孝感民俗,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
- • 孝感创新举措,打造“乡村大脑”系统,实现气象预警与虫情监测一屏掌控
- • 中非经贸博览会孝感专场:签约咖啡加工、农机出口项目,总额超10亿美元
- • 孝感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计划:百名企业家带资返乡建家乡,共筑美好乡村梦
- • 孝昌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,棚顶发电棚下种菌菇:绿色农业的新模式
- • “感动孝感”年度人物评选盛大启动,首设新市民贡献奖彰显城市温度
- • 应城蒲阳古街焕新颜:明清盐商宅院变身文创空间,历史与现代交融
- • 汉川市马口镇第二幼儿园盛大开园,托幼一体化服务惠及周边五村
- • 孝感首条米酒自动化生产线投产,产能提升5倍仍保留古法风味
- • 应城市汤池镇首创“乡贤理事会”,筹集300万修葺古民居,传承乡愁记忆^[应城]^
- • 膏盐文化公园焕新开放,健身步道与儿童游乐区助力居民健康生活
- • 村级“小微权力清单”全覆盖,村民扫码即可了解村务开支
- • 孝感扶贫驿站进百村:缝纫、编织培训助力留守妇女就业新篇章
- • 孝感市实施“人才十条”政策,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
- • 汉川电厂建成华中最大碳捕集项目,年减碳量达50万吨,助力绿色能源转型
- • 非洲农业官员研修班连续五年考察“孝感模式”: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
- • “孝行天下”公益基金成立,助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
- • 大悟县新城镇江冲村荣膺中国传统村落,明清古宅焕发新生^[大悟]^
- • 孝感市设立10亿元“新质生产力培育基金”,助力硬核科技企业腾飞
- • “云梦试点‘互联网+村医’,助力贫困患者远程问诊三甲专家”
- • 孝昌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,棚顶发电棚下种菌菇:绿色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
- • 观音湖环湖马拉松10月开跑,赛道穿越万亩樱花林,打造秋季运动盛宴
- • 孝感市创新推广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,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
- • 千年银杏树下,安陆市银杏诗会盛邀全国文人共赏诗意人生
- • 大别山生态护林员扶贫项目助力500贫困户年增收1.5万元
- • “交通补贴全覆盖助力脱贫人口跨省务工,5.6万人次受益显著”
- • 首衡城华中农产品物流园年交易额突破800亿,辐射中部六省市场
- • “乡村CEO”培训班圆满结业:50名大学生助力驻村运营集体经济
- • 安陆市孛畈镇“石敢当”习俗调查:百年辟邪石刻数字化存档^[安陆]^
- • 国际友人齐聚孝文化体验营,20国青年共学包“孝感米酒”
- • 孝文化融入地方教育:地方必修课教材与校本读物的创新发展
- • 云梦县黄香文化园荣膺省级研学基地,年接待学生突破10万人次^[云梦]^
- • 楚文化研究院重磅发布《孝德文化当代转化白皮书》 探讨传统孝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
- • 汉川莲藕深加工产业链成型,即食藕汤新品抢占速食市场先机
- • 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盛大开园,井下800米盐矿遗址揭开神秘面纱
- • 白兆山李白诗歌艺术季盛大开幕,跨国诗人共吟《静夜思》
- • 孝感市创新举措,打造“乡村大脑”系统,气象预警、虫情监测一屏掌控
- • 汉川汈汊湖螃蟹节盛况空前,湖鲜市集单日交易额突破500万元
- • 应城化工物流园智慧仓储系统投用,危化品周转效率提升70%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孝感与武汉大学共建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:开启教育改革新篇章
- • 云梦县携手孝感职院打造“乡村振兴专班”,定向培育新时代村干部
- • 荆楚楷模揭晓!孝感护林员坚守深山30年荣膺称号
- • 孝感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计划:百名企业家带资返乡建家乡,共筑美好未来
- • 云梦县秦简文化IP发布,携手敦煌研究院打造文创产品新篇章
- • 孝南区肖港镇“智慧村务”平台上线,村级财务透明化迈入新时代^[孝南]^
- • 孝南区肖港镇“智慧村务”平台上线,村级财务透明化迈上新台阶^[孝南]^
- • 智能果蔬分拣中心正式投产,日处理鲜果蔬菜500吨,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孝感“氢能走廊”启动:国电投、亿华通共建制氢储运全产业链
- • 乡村振兴夜校开课,脱贫户技能培训覆盖率达95%,助力农民增收致富
- • 应城市蒲阳小学“戏曲广播操”走红,创新课间操融入汉剧身段教学^[应城]^
- • 汉川莲藕预制菜出口欧美市场,年订单突破2000万元
- • 孝南区“5G+教育专网”全覆盖,农村学校同步省重点中学课程,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
- • 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模式助力项目周期缩短60天,提速城市建设
- • 应城市盐穴储气库数字孪生系统成功投用,地下空间开发效率翻倍^[应城]^
- • 大悟县携手信阳共建大别山红色旅游经济圈,跨省景区联票上线,共绘红色旅游新蓝图
- • 刘华清故居陈列航母模型,AR技术助力展现中国海军发展历程
- • 孝南区杨店高龙:3D建模助力数字博物馆永久保存历史遗产^[孝南]^
- • 孝感扶贫车间:贫困户变身米酒师傅,2000人年均增收5万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