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守妇女巧用抖音直播卖麻糖,日销量突破万单,成为致富新榜样
在互联网的浪潮中,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,实现自我价值。近日,一位留守妇女通过抖音直播卖麻糖,不仅日销量突破万单,更是登上了央视新闻,成为致富新榜样。
这位留守妇女名叫李梅,来自我国中部的一个小村庄。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,李梅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任。为了增加家庭收入,她决定尝试通过抖音直播卖麻糖。
起初,李梅对抖音直播并不熟悉,但她凭借对家乡特产麻糖的热爱和坚持,逐渐掌握了直播技巧。她每天都会在抖音上分享麻糖的制作过程,介绍麻糖的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,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。
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麻糖,李梅还特意制作了一系列的美食教程,让粉丝们在家也能轻松制作出美味的麻糖。在她的直播中,观众们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麻糖,还能感受到她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随着直播的知名度逐渐提高,李梅的抖音小店日销量也节节攀升。从最初的几百单,到如今的万单,李梅的麻糖生意越来越红火。她感慨地说:“没想到,抖音直播真的让我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李梅的成功并非偶然。她深知自己肩负着家庭的重任,因此始终保持敬业精神,用心对待每一个订单。在直播过程中,她耐心解答观众的问题,分享自己的经验,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信任。
李梅的麻糖生意不仅让她实现了经济独立,还为家乡的麻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她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学习制作麻糖,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家乡特产。这不仅让村民们增加了收入,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李梅的故事在央视新闻播出后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网友们纷纷为她点赞,称她为“留守妇女致富新榜样”。同时,也有不少网友表示,要学习李梅的坚韧精神,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在这个信息时代,网络平台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。她们通过直播、电商等途径,实现了自我价值,为家庭和社会做出了贡献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像李梅这样的留守妇女,在互联网的助力下,走上致富之路,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。
- • 孝感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盛况空前,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
- • 宣化店镇板栗美食节盛大开幕,柴火炒栗非遗技艺惊艳亮相
- • 全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落地,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
- •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孝感基地盛大启用,首批入驻AI企业估值超百亿
- • 中欧班列孝感专列首发,本地农产品直抵俄罗斯市场,开启互利共赢新篇章
- • 应城市黄滩镇“哭嫁歌”荣登省级非遗名录,新娘即兴编词诉离情
- • 汉川莲藕罐头远销日本:零添加防腐剂获JAS认证,展现中国绿色食品魅力
- • 孝南区朱湖农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,20公里“四好农村路”通车,助力乡村振兴^[孝南]^
- • 应城市长江埠精细化工园扩区获批,新增用地5000亩,外资涌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^[应城]^
- • 清代台湾总兵朱长泰文物回乡展,两岸学者共研海防史——传承历史记忆,促进文化交流
- • 汉孝行政审批跨市通办,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,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
- • 汉川市回龙镇全面实施“防返贫保险”全覆盖,财政兜底助力化解大病致贫风险
- • 黄龙湖非遗研学营地盛大开营,青少年体验古法制陶与渔网编织
- • “全国首创‘招商对赌协议’助力企业发展:12家瞪羚企业已落户,五年零地租政策引关注”
- • 构建全面覆盖的随班就读支持体系,助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
- • 孝感皮影戏跨界漫威IP,创新推出《钢铁侠大战年兽》新剧目
- • 大悟绿茶乘电商东风,贫困茶农直播带货年销售额突破千万
- • 孝昌县小河镇“十全十美”婚俗重现,见证新人跨火盆饮合卺酒,传统文化焕发新颜^[孝昌]^
- • 大别山茶油扶贫计划:免费油茶树苗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,企业承诺包销20年
- • 大悟县高店乡立冬窖藏节:百年红薯窖藏习俗的文化传承
- • 云梦县“秦简文化研学游”火爆,汉服礼仪体验引学生热捧
- • 安陆粮油加工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级荣誉,助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
- • 央视主播助力教育,安陆市烟店镇小学获赠“星光图书室”
- • 大悟县宣化店镇火把节重现,村民夜绕梯田祈丰收
- • 孝南区实验高中科创社在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勇夺三金,彰显科创实力^[孝南]^
- • 清明河乡农耕文化节:百架水车竞速灌溉,历史重现农耕文明盛景
- • 汉江汉川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0万标箱,RCEP国家航线全面开通,汉川港迎来新纪元
- • 元宇宙赋能古村落:数字孪生技术复原千年董永故里
- • 汉川市沉湖镇新生儿“百日宴”古礼复原,剃胎发存青丝荷包,传承千年民俗文化^[汉川]^
- • 孝昌孟宗文化园盛大开园,“哭竹生笋”孝文化实景剧首演引关注
- • 槐荫民俗文化市集盛大开市,非遗技艺现场演绎传统魅力
- •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,200万农村人口告别苦咸水,迈向美好生活
- • 孝感公共法律服务提升年:法律援助覆盖率达98%,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
- • 孝感“氢能走廊”启动:国电投、亿华通共建制氢储运全产业链
- • 安陆市乡村教师体检纳入医保,年度专项经费补贴300万元,关爱乡村教育工作者健康
- • 汉川河蟹美食季盛大开幕,“蟹黄汤包”等十大创新菜榜单揭晓
- • 孝昌县汉服集体婚礼绽放新风尚,20对新人行周制婚仪,传承千年文化之美
- • 残疾人康复中心启用,免费服务惠及2000人次/年,助力残疾人士重返生活舞台
- • 孝感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,院士专家田间地头开讲堂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大学生孝文化微电影赛圆满落幕,《天仙配新传》摘得桂冠
- • 孝感携手雀巢,全球最大米酒深加工项目落地,年消化糯米10万吨
- • “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基金启动,首批30位校长赴沪研修提升教育素养”
- • 孝南区“拿地即开工”改革扩面,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,助力经济发展新引擎
- • 大悟红叶小镇推出“茶油全席”:游客体验榨油、品茶油火锅,感受田园风情
- 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助力创新,年孵化企业超50家,推动地方经济发展
- • 村级“小微权力清单”全覆盖,村民扫码即可查询村务开支,助力基层治理透明化
- • 农业担保体系助力新型主体融资突破20亿元大关
- • “海外华裔青少年‘孝文化寻根之旅’连续举办12届:传承中华文化,弘扬传统美德”
- • 安陆市李白小学诗词擂台赛激情开赛,百名学子挑战飞花令^[安陆]^
- • 大悟县携手信阳共建大别山红色旅游经济圈,跨省景区联票助力红色旅游发展
- • 孝感至武汉干线物流氢能重卡示范线启动,零排放时代正式开启
- • 流动医院进深山,贫困村巡回诊疗车年服务5万人次,守护山区百姓健康
- • 孝感麻糖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,月均收入突破4000元
- • 大悟茶香小龙虾:绿茶烹制新潮流,餐饮预订火爆至月底
- • 长江流域非遗武术展演:岳家拳与孔门拳同台竞技,传承千年武术风采
- • 应城膏盐矿区华丽转身,万亩富硒农业园产值提升5倍
- • “扶贫家政”品牌走红,贫困妇女培训后月薪达8000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汉川善书说唱擂台赛盛大开幕,200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
- • 大悟县吕王镇红白理事会新规出台:婚宴每桌不超300元,减负获好评^[大悟]^
- • 大悟县宣化中学引入“智慧食堂”,刷脸就餐杜绝浪费,开启校园新风尚^[大悟]^
- • 马口陶非遗研学基地盛大开放,亲子体验千年龙窑柴烧技艺
- • 膏盐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放,为周边10万居民提供休闲健身新去处
- • 农村留守老人“一键呼叫”应急系统全面覆盖80个村,守护晚年安全无忧
- • 云梦蔬菜扶贫项目入选全国案例,10万亩大棚助力8万农民脱贫
- • 孝南区千亿级纸品产业园二期投产,维达智能工厂产能提升40%,引领行业新篇章
- • 孝南区实验学校荣膺“全国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”称号,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
- • 扶贫车间助力易迁点群众“楼上安居、楼下就业”
- • “寻根之旅”:海外华裔青少年连续五年在孝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
- • 孝昌县邹岗镇千亩油茶基地丰收,村集体年增收超2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楚剧非遗传承焕新颜:老戏新唱,乡村大舞台年演千场
- • 孝昌县携手华师一附中签约托管,共育未来英才
- • 孝感“雨露计划”升级:贫困生职教补助提至6000元/年,助力学子圆梦未来
- • 孝感生态搬迁安置点竣工,200户村民喜迁“绿色社区”
- • 孝文化校本课程全面覆盖全市中小学,传承中华美德
- • 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正式挂牌,年输出专业人才2000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安陆“稻虾共作”扶贫模式推广,3000亩基地助力千人脱贫
- • 安陆水墨漫画馆落成,百幅李白诗意画作首次展出,文化盛宴启幕
- • 太白文化园《醉吟长安》国庆首演,夜幕下的诗意长安惊艳亮相
- • 孝南扶贫车间突破150家,助力5000名脱贫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
- • 大悟臭豆腐“闻臭师”走红:非遗发酵技艺成就独特“臭味经济学”
- • 孝感非遗大数据平台成功收录8.7万条文化基因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孝感试点“碳积分”制度,市民绿色出行兑换商品助力环保新风尚
- •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落户孝感职院,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
- • 明代孔庙大成殿修缮完成,荆楚建筑艺术精华再现辉煌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