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碗米酒带富一村:肖港镇农户年增收超8万元
在湖北省武汉市肖港镇,有一个名叫“一碗米酒”的小品牌,它不仅让当地农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更让整个村庄实现了年人均增收超过8万元的可喜成果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“一碗米酒”起源于肖港镇的一位普通农民,他利用自家稻田的优质稻谷,经过传统工艺酿造出了一种口感醇厚、香气四溢的米酒。起初,这位农民只是将米酒作为自家的饮品,但随着口碑的传播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慕名而来,希望品尝到这独特的米酒。
看到市场的潜力,这位农民决定将米酒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。他开始扩大生产规模,并带动周边农户加入米酒酿造的行列。在政府的支持下,肖港镇成立了“一碗米酒”合作社,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,共同打造这个品牌。
合作社通过引进先进的酿造技术和设备,提高了米酒的品质,同时,还聘请了专业的营销团队,将“一碗米酒”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。如今,“一碗米酒”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,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,还远销海外。
随着“一碗米酒”产业的不断发展,肖港镇的农户们也实现了增收致富。据统计,加入合作社的农户,年人均增收超过8万元。这不仅让农户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
那么,一碗米酒是如何带富一村的呢?
首先,米酒酿造产业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农户们将自家稻田的稻谷卖给合作社,换取米酒的原材料,再通过参与酿造、包装、销售等环节,获得相应的报酬。
其次,米酒酿造产业带动了当地就业。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,包括种植、收割、酿造、包装、销售等环节,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,增加了家庭收入。
再次,米酒酿造产业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。合作社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,提高了稻谷的产量和品质,使农业产值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最后,米酒酿造产业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影响力。肖港镇的米酒酿造历史悠久,合作社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,还积极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,将米酒与乡村旅游相结合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。
总之,“一碗米酒”不仅带富了一村,更成为了一个产业扶贫的典范。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,相信肖港镇会继续发挥“一碗米酒”的品牌优势,让更多农户走上致富之路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- • 跨省务工交通补贴全覆盖,助力脱贫劳动力8万人次再就业
- • 汉川服装直播基地GMV突破150亿,孵化10个亿元级主播^[汉川]^
- • “睡虎地秦简文化论坛成功举办,学者揭秘‘最早的法治文书’”
- • 董永公园七夕文化节盛大启幕,千人共演《天仙配》实景剧,浪漫上演千古佳话
- • 武汉对口帮扶孝感:百家企业结对,落地扶贫项目53个,共筑脱贫攻坚新篇章
- • 应城市与荆州石化产业协同,共筑长江中游化工新材料走廊
- • 秋收体验季:云梦菱角宴与孝昌板栗采摘之旅
- • 孝南区“5G+教育专网”全覆盖,农村学校同步省重点中学课程,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
- • 云梦蔬菜扶贫模式入选全国案例,10万亩大棚助力8万农民脱贫
- • 孝感市首条“零污染”水产养殖链投产,尾水处理标准达国际水平,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
- • 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圆满完工,500公里防护栏守护出行安全
- • 汉川市莲藕经济再升级:即食藕汤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藕10万吨^[汉川]^
- • 安陆稻蛙共生生态种养模式:亩均收益翻两番,绿色农业新典范
- • 孝感创新举措,打造“乡村大脑”系统,实现气象预警与虫情监测一屏掌控
- • 孝感故事微电影节盛大启动,万元奖金等你来拿!
- • “澴川名师工程”:三年计划助力培养50名省级名师
- • 小河明清古街焕新颜,百年当铺茶馆再现商帮文化魅力
- • 孝感美食惊艳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:米酒酿制技艺获全球点赞
- • “澴创谷”孵化器盛大开园,30家科创企业共享免费研发空间
- • 孝感双峰山景区荣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,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
- • 汉川市渔俗文化馆盛大开馆,AR技术重现百年婚嫁盛况^[汉川]^
- • 孝感高新区携手武汉光谷共建“飞地园区”,28家首批企业入驻焕发新活力
- • 残疾人康复中心盛大启用,年度免费服务惠及2000人次
- • 孝感综保区B型保税仓启用:创新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,现金流压力降低70%
- • 云梦古泽湿地观测站再传喜讯: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种群现踪迹
- • “敢快干”精神引领基层治理创新,全国典型案例闪耀光芒
- • 大悟县宣化店镇易迁点配套产业园投产,300户搬迁户家门口就业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云梦万亩蔬菜基地荣膺全国产业扶贫典范,助力10万人成功脱贫
- • 应城长江埠新材料产业园签约10个亿元项目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孝感市大力推广生物质颗粒燃料,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%
- • 千年银杏树下,安陆市银杏诗会盛况空前,全国文人共赴诗意盛宴
- • 应城膏雕技艺与3D打印强强联手,打造国潮文创系列产品引领潮流
- •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助力20万小农户增收致富
- • 楚王城遗址公园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大型礼制建筑基址,揭秘古楚文明瑰宝
- • 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启动,助力学子圆梦大学”
- • 夫妻搭档勇夺大悟县打糍粑耐力赛冠军,连续捶打3小时展现惊人毅力^[大悟]^
- •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,共筑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研发新篇章
- • 孝南扶贫车间突破150家,助力500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近就业
- • 应城矿区塌陷区搬迁户享“双保障”,安置房+公益岗位全覆盖
- • 武汉都市圈农产品供应链中心落户毛陈镇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物理学家田长霖国际学术研讨会永久会址落户孝感,推动科技创新与交流
- • 孝南区“拿地即开工”改革扩面,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,助力经济发展提速
- • 两院院士馆孝感厅盛大开放,12位孝感籍院士成就集中展示
- • 大悟县宣化店镇“红色家宴”兴起,取代铺张宴席,四菜一汤忆苦思甜
- • 区块链技术赋能扶贫:莲藕溯源系统助力贫困户溢价20%销售
- • 孝南纸卫品小镇荣登全国特色产业十强,助力就业超10万人
- • 大悟红叶节惊艳亮相,区块链数字藏品发售秒罄,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新篇章
- • 反诈宣传走进高校,5万师生共筑网络安全防线
- • 智慧作业本全市推广,AI精准诊断学习薄弱点,助力教育改革新篇章
- • 孝南区朱湖农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,20公里“四好农村路”通车,助力乡村振兴^[孝南]^
- • 孝德少年评选活动累计表彰5000人,传承中华美德新风尚
- • 孝南区职教中心创新开设小龙虾养殖专业,校企合作助力产业发展^[孝南]^
- • 台湾青年代表团访孝:两岸学子共编竹简家书,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
- • 乡村振兴战略助力,夜校覆盖全国行政村,脱贫户参训超10万人次
- • 汈汊湖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圆满完成,452户渔民喜领新房钥匙
- • 鄂港合作园区盛大开园:香港新华集团投资80亿元打造国际化产城综合体
- • 吴焕先烈士家书首次公开,AI技术助力确认历史真迹
- • 孝感籍科学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,家乡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力人才培养
- • 汤池温泉康养度假区焕新升级,森林私汤小屋成网红打卡新宠
- • 楚剧AI数字人主播闪耀孝感春晚,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
- • 孝感旅游一卡通盛大发售,仅需88元畅游15大收费景区!
- • 《澴川星辉》:全球首部孝感名人全息传记在央视纪录频道惊艳亮相
- • 槐荫民俗文化市集盛大开市,非遗技艺精彩纷呈
- • 市领导突击检查化工园区,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再发力
- • 孝南首条地铁规划获批,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直通梦想成真
- • 孝感企业与华中科大携手,攻克光通信芯片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
- • 孝感市发布“十四五”收官冲刺目标:GDP剑指3500亿元,加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孝感米酒冰淇淋风靡全国:传统与创新碰撞,月销百万支,掀起夏日清凉风暴
- • 汉川再创辉煌:新增3个“湖北精品”,智能家居出口额同比增长40%
- • 孝感农业无人机应用普及率全省第一,植保成本降低六成,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潮流
- • 春意盎然,双峰山杜鹃花节摄影大赛火热征稿中!
- • 湖北职院入选国家“双高计划”,打造华中职教标杆
- • 楚能新能源锂电池二期项目投资120亿元,正式投产,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
- •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展盛大开幕,百幅作品展现荆楚古韵之美
- • 孝南区东山头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,年转化废弃物15万吨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孝感与武汉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助力科技成果转化200余项
- • 孝感发布10条乡村慢游线:骑行绿道串联古村、荷塘、茶山,感受田园诗意生活
- • 孝感市全面推行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,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成果显著
- • 孝感万人“晒谱节”创吉尼斯世界纪录,海内外宗亲云集共庆家族盛事
- • 北宋名相范仲淹孝感治水碑刻重见天日,解码江汉水利史
- • 孝南朱湖糯米“企业+农户”模式: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1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湖北职院激光专业荣登国家“双高计划”,全国领先地位确立
- • 应城市“名师工作室”助力教育均衡发展,覆盖全部乡镇,带教青年教师超800人
- • 孝感至武汉示范线启动:氢能重卡引领干线物流零排放新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