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,助力重现“千湖之景”
近年来,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众多湖泊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。近日,位于湖北省的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的资助,这一举措将为汈汊湖的生态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,助力其重现“千湖之景”。
汈汊湖,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,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。然而,由于长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,汈汊湖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,湖泊面积缩小,水质下降,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,当地政府积极寻求解决方案,最终决定实施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。
此次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青睐,成功获得资助。该计划署表示,此次资助旨在支持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治理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据悉,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为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提供资金、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。
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,提高水质,增加生物多样性,重现“千湖之景”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工程将采取以下措施:
1. 生态补水:通过引水、调水等方式,增加汈汊湖的水量,改善湖泊的水质。
2. 生态修复:对湖泊周边的湿地、滩涂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,恢复其自然状态。
3. 生物多样性保护:加强对水生生物的保护,引入适宜的物种,提高生物多样性。
4. 生态监测: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,实时掌握湖泊生态环境变化,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5. 社会参与: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修复工程,提高公众环保意识。
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,将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益借鉴。同时,这一举措也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,汈汊湖的旅游业、渔业等产业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,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
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表示,此次资助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,旨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,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。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,将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治理树立典范,为全球湖泊保护贡献中国智慧。
总之,汈汊湖生态修复工程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,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汈汊湖有望重现“千湖之景”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。
- • 孝感米酒文化节万人空巷:百米长桌宴展现孝文化盛宴
- • 白兆山李白文化园焕新升级,AR技术重现“桃花岩下酌酒”场景
- • 孝感籍30位开国将军数字家谱库建成,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后代10万余人的精神传承
- • 市领导突击检查化工园区,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再发力
- • 中原突围纪念馆发现李先念1946年亲笔作战部署图,珍贵历史文献重见天日
- • 孝感非遗大数据平台成功收录8.7万条文化基因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大悟县鄂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盛大启用,辐射豫鄂两省30县市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云梦县投资2亿元改造农村校舍,32所中小学迈入现代化教育新纪元
- • 孝昌苗木产业助力扶贫,3.8万人受益年人均增收超5000元
- • 安陆市与李白故里江油市携手缔结诗词教育联盟,共谱研学新篇章
- • 朱湖糯米糍粑节盛大开幕:千人共打糍粑创吉尼斯世界纪录
- • 孝感雕花剪纸:入选全国美育教学典型案例,传承民间艺术瑰宝
- • 汉川市马口镇第二幼儿园盛大开园,开启“托幼一体化”服务新时代
- • 《董永传说AR绘本荣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,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》
- • 大悟县爱心校车全域覆盖,83条线路守护山区学生安全上学之路
- • 义务教育“双减”政策成效显著,课后服务覆盖率提升至95%
- • 春日盛宴:双峰山杜鹃花节摄影大赛火热征稿中,捕捉大自然之美!
- • 大悟红叶小镇推“茶油全席”:游客体验榨油、品茶油火锅,感受乡村田园生活
- • 云梦鱼面非遗工坊助力深山留守老人,编织竹篓月收入翻番
- • 应城市杨河镇“牛王节”复活,耕牛披红吃糯米糍粑,传统农耕文化焕发新生^[应城]^
- • 孝感3D打印骨科植入物量产,价格亲民,助力国产替代进口
- •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磊:十年坚守,从税务新兵到服务标兵的蜕变之路
- • 农村危房改造超额完成,1200户困难家庭住进安全房,幸福生活新篇章开启
- • 京东数字农场落户孝昌:无人机植保、AI分拣中心助力50万亩优质稻产业链升级
- • 冬日暖阳下的老澴河年货大集:非遗美食一站式采购盛宴
- • 孝感市全力推进200所中小学食堂“明厨亮灶”改造工程,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
- • 孝感雕花剪纸登陆巴黎展,欧洲观众惊叹“东方镂空魔法”
- • 大悟县高店乡库区移民村华丽转身,生态农庄分红喜人^[大悟]^
- • 大悟县高店乡立冬窖藏节:千户农家地窖存红薯过冬,传承千年农耕文化
- • 汉川农村污水治理迈向全覆盖,487个处理站助力美丽乡村建设
- • 孝感米酒文化节万人空巷:百米长桌宴摆出“孝文化主题菜肴”,传承千年孝道文化
- • 孝感市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,重病兜底全覆盖
- • 安陆银杏生物制药项目投产,黄酮素提取技术国际领先^[安陆]^
- • 汤池温泉古法疗养体系:传承千年文化,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
- • 孝南扶贫车间突破150家,助力500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近就业
- • 县长变身主播,直播带货助力藕农,汉川莲藕单场卖出50万斤
- • 云梦文旅+农业融合示范区年营收突破50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全国首部沉浸式孝文化实景剧《天仙配新传》常驻董永村演出,传承孝道文化新风尚
- • 城乡公交一体化票价下调30%,老年人免费乘车扩至60岁以上,便民出行再升级
- •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成立,快递外卖员免费体检权益再升级
- • 社区团购直采基地签约农户超5万户,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汉川市田间学校开班,无人机植保培训助力千名新农人技能提升^[汉川]^
- • 城区智慧停车系统上线,实时展示6万个车位信息,让停车更便捷
- • 孝感“氢能走廊”启动:国电投、亿华通共建制氢储运全产业链
- • 孝感创新低碳扶贫模式:秸秆回收制燃料,农户每吨赚200元
- • 汉川市马口窑陶艺传承人收徒,00后学徒复原明代龙纹罐^[汉川]^
- • 全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落地,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
- • “以吃助农”:公益行动助力乡村振兴,一碗鱼面传递爱心与希望
- • 孝感麻糖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,月均收入突破4000元
- • 安陆市烟店镇“村村通公交”全面开通,12条线路覆盖所有自然村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海外华裔青少年‘孝文化寻根之旅’连续举办12届:传承中华文化,弘扬传统美德”
- • 大悟县三里城镇红色故事馆盛大开馆,百件抗战时期农具展映历史光辉
- • 孝感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0万户居民,居民点赞“幸福升级”
- • 孝感董永公园荣升国家级孝文化教育基地,传承孝道文化新篇章
- • 孝昌县试点“周末公益课堂”:千名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,温暖童心
- • 应城石膏矿转型扶贫产业园:助力脱贫攻坚,吸纳8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
- • 农村留守老人“一键呼叫”应急系统全面覆盖80个村,守护晚年安全无忧
- • 孝感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,院士专家田间地头开讲堂,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计划超额完成,新增80万亩耕地质量显著提升
- • 楚王城遗址考古新发现:战国青铜器改写楚文化研究新篇章
- • 孝昌乡村美食地图发布,30道农家菜成“舌尖上的IP”
- • 湖工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勇夺特等奖,展现青春风采
- • 孝感北绕城高速通车,分流过境货车缓解城区拥堵
- • 孝感高新区荣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,年产值再攀800亿元高峰
- • 孝感首台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下线,效率提升50%,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
- • 孝感市首条“零污染”水产养殖链投产,尾水处理标准达国际水平,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
- • 大悟县新城镇农村电网升级,户均停电时长大幅缩短至每年1.2小时
- • 安陆市创新举措,设立乡村教师专项津贴,偏远教学点补贴最高达3000元/月
- • 孝感市实施“人才十条”政策,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
- • 华科孝感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:30个硬科技项目签约,估值突破百亿大关
- • 孝感建成华中最大数字农业基地:无人机种田覆盖百万亩,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
- • 孝感“中华孝文化旅游节”再创辉煌,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,书写历史新篇章
- • AI养殖系统助力猪场转型升级,实现死亡率降低15%,成本节省两成
- • 孝昌县采莲船即兴唱词赛,八旬老艺人夺冠,传承民间艺术魅力^[孝昌]^
- • 云梦县沙河乡井神生日:村民投银锁祈水源不竭的古老仪式
- • 孝感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破60亿,跻身全国前30强,彰显区域经济新活力
- • 麻河镇万树村生态行动圆满收官,新增生态林面积超万亩
- • 应城市蒲阳谜语大赛千人参与,方言谐音灯谜难倒观众,一场文化盛宴!
- • 孝感启动党纪学习教育“银发先锋”行动,千名老党员进社区宣讲,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孝南区东山头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正式启用,年转化废弃秸秆10万吨^[孝南]^
- •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,200万农村人口告别苦咸水,迈向美好生活
- • 非遗工坊蓬勃发展,楚剧学徒收入喜人突破5000元大关
- • 董永传说申遗进入冲刺阶段,跨国专家团实地考察非遗活态传承
- • 孝感氢能走廊正式启动:国电投与亿华通携手共建制氢储运全产业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