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梦非遗“三节龙·跳鼓”惊艳亮相央视元宵晚会,传统文化魅力绽放
近年来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各地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各大舞台,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在刚刚过去的央视元宵晚会上,来自湖北云梦的非遗项目“三节龙·跳鼓”惊艳亮相,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。
“三节龙·跳鼓”是湖北省云梦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,起源于宋代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它以独特的舞蹈形式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,被誉为“中华民间舞蹈的瑰宝”。此次登上央视元宵晚会,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这一非遗项目,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“三节龙·跳鼓”的表演者们身着精美的传统服饰,手持鼓槌,随着激昂的鼓点,翩翩起舞。他们以龙为形象,通过跳跃、旋转、翻腾等动作,将龙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。舞者们精湛的技艺、优美的舞姿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。
在表演过程中,舞者们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舞蹈相结合,使“三节龙·跳鼓”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。他们以鼓声为节奏,以龙舞为载体,将中华民族的勤劳、智慧、勇敢和团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据了解,云梦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。近年来,云梦县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、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、设立非遗传承基地等措施,不断推动“三节龙·跳鼓”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。此次“三节龙·跳鼓”登上央视元宵晚会,正是云梦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成果的生动体现。
“三节龙·跳鼓”的成功亮相,不仅让全国观众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,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总之,云梦非遗“三节龙·跳鼓”登上央视元宵晚会,不仅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能够登上更大的舞台,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- • 产业工人培育工程助力技能人才成长,年输送5万人才助力经济发展
- • “楚剧进校园”:传承经典,万名学子共赏百所中小学的戏曲盛宴
- • “一键呼叫”:守护贫困村独居老人的生命线
- • 孝昌乡村美食地图发布,30道农家菜成为“舌尖上的IP”
- • 楚风十二花神巡游引爆流量,孝感文旅抖音话题播放量破亿,民俗文化魅力再升级
- • 暴雨中消防员用澡盆转移婴儿,暖心照片获千万转发,彰显人间大爱
- • 汉川莲藕合作社分红喜讯:300农户共享“藕田年终奖”,最高达8万元!
- • “汉孝行政审批‘跨市通办’上线,企业开办一日办结,累计节省成本超亿元”
- • 村级光伏扶贫项目累计分红1500万元,助力8000余户脱贫户共享发展成果
- • 云梦县电商直播村孵化计划助力本土网红带货突破5000万元大关
- • 孝感市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,农产品“触网”拓销路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孝感“消费扶贫月”正式启动,机关单位认购农产品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易迁点扶贫车间新增岗位1500个,助力“楼上住家楼下上班”新生活
- • 孝感米酒产业蓬勃发展,年产值突破150亿,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
- • 村级综合服务社升级,社保缴费、快递收发“一站办”——助力乡村振兴,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
- • 非洲农业官员研修班连续五年到访考察“孝感模式”:共谋农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汉川河蟹美食季盛大开幕,“蟹黄汤包”等十大创新菜榜单揭晓
- • 孝感夜间经济活力指数全省第三,特色街区点亮“不夜城”
- • 鄂北粮仓数字农业平台正式上线,百万亩农田迈向智慧化管理新时代
- • 孝感市创新举措,打造“乡村大脑”系统,实现气象预警与虫情监测一屏掌控
- • 孝昌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,棚顶发电棚下种菌菇:绿色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
- • 大悟中原突围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榜单
- • 中日韩陶艺家齐聚汉川,共话龙窑柴烧技艺传承之道
- • 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,4.5亿衔接资金助力脱贫地区产业振兴
- • 孝文化主题街区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称号
- • 应城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获全国认可,经验向全省推广
- • 汉川仙桃携手共建江汉纺织产业带,共铸功能性面料标准新篇章
- • 驻村工作队考核全省领先,400支队伍获评省级优秀
- • 孝南区东山头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,年转化废弃物15万吨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夜校教育:覆盖所有行政村,助力脱贫户超10万人次
- • 汉川服装产业直播基地盛大启用,助力千名跨境电商主播培育新篇章
- •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,200万农村人口告别苦咸水,迈向美好生活
- • 非遗文化之旅:马口陶、云梦皮影、雕花剪纸一日深度游
- • 孝感“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”:春分艾糍、冬至米酒成打卡指南
- •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,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
- •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,200万农村人口告别苦咸水,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
- • 华中首个量子科技产业园规划出炉,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
- • 云梦秦简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:高精度扫描技术助力千年字迹永久保存
- • 马口陶千年龙窑开窑仪式直播:当代匠人复原宋代柴烧技艺,传承千年陶瓷文化
- • 京东数字农场落户孝昌:无人机植保、AI分拣中心助力50万亩优质稻产业链升级
- • 门板湾遗址揭示史前水利奥秘,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
- • 曲阳河湿地观鸟季盛大开启,黑鹳、白琵鹭等珍禽观测指南
- • 楚剧非遗传承人驻村授艺,10个乡村剧团年演千场,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宣化店镇板栗美食节盛大开幕,柴火炒栗非遗技艺惊艳亮相
- • 云梦泽文化产业园盛大启动:非遗IP与实景演出融合,文旅综合开发投资超30亿元
- • 府河湿地生态文化论坛成功举办,专家热议“湿地与诗歌共生”
- • 杨店高跷狮王争霸赛惊艳亮相,AR技术助力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
- • 正大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盛大开工,30万吨畜禽饲料厂助力万户农民订单养殖
- • 应城市长江埠精细化工园扩区获批,新增5000亩用地吸引外资涌入^[应城]^
- • 汉川市汈汊湖退垸还湖工程圆满完工,新增湿地面积1500亩^[汉川]^
- • 孝感乡村自驾环线发布,畅游7县区“最美乡间公路”
- • 汉川莲藕罐头进军日本市场:零添加防腐剂获JAS认证,展现绿色食品魅力
- • 四姑镇柿产品加工园正式投产,助力5000农户实现户均增收万元
- • 汉川纺织云平台成功接入阿里云,AI预测订单准确率高达90%,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
- • 孝南纸品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,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产业工人培育工程助力技能人才输送,年输送5万人助力高质量发展
- • 武汉都市圈孝汉同城化提速,孝南临空经济区签约50个配套项目,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孝感米酒益生菌胶囊上市:传统发酵技术助力百亿健康产业新篇章
- • 孝南返乡创业园孵化企业200家,助力家乡发展,带动就业超2万人
- • 楚王城遗址考古新发现开放参观,战国青铜器特展限时开启,探寻历史奥秘之旅即将开启!
- • 安陆市钱冲村银杏节盛大开幕,单日游客突破5万,创旅游收入新高
- • 应城市蒲阳谜语闪耀非遗舞台,千人竞猜方言灯谜,方言文化焕发新生
- • 华中科技大学孝感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设立,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发展
- • 云梦县倒店乡“数字村务”平台上线,村民扫码即可查询集体资产明细,智慧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^[云梦]^
- • 《日本NHK纪录片《长江孝道》深入孝感,探寻董永村古井文化之谜》
- • 大别山贫困村建“共享工坊”,手工艺品出口欧美创汇百万
- • 市中心医院微创手术突破千例,七旬患者重获“心”生
- • 鄂港澳经贸会孝感专场签约文旅综合体项目,港资注入60亿元,助力孝感文旅产业发展
- • 孝感市召开年度人代会聚焦未来五年城市发展规划
- • 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圆满完工,500公里防护栏筑牢出行安全防线
- • 叶家庙遗址出土陶器符号:探寻甲骨文前身的重要线索
- • 孝感市全面推进AED急救设备普及,万名志愿者助力生命安全
- • “红色物业”助力老旧小区焕新颜,物业费降低服务品质提升
- • 新城镇将军故居群开放,传承红色基因,聆听开国将帅的英勇故事
- • 云梦出土汉代孝行碑刻:改写荆楚孝道文化研究史的重要发现
- •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面公开,村民扫码即知集体资金流向
- • 大悟茶旅融合新样本:万亩茶园变身景区,茶农年分红超万元
- • 孝感家庭农场蓬勃发展,突破1.5万家,省级示范数量领跑全省
- • 大悟县高店乡“乡村健康小屋”正式投用,远程问诊三甲医院专家助力乡村振兴^[大悟]^
- • 云梦县楚菜预制菜进军北上广,商超铺货率月增200%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孝昌县白沙镇中心小学新校区竣工,新增学位1200个,助力解决“大班额”难题
- • 低糖麻糖获国际认证:糖尿病患者福音,首批出口欧盟
- • 孝感市创新举措,AED急救设备城区500米全覆盖,万名志愿者培训助力生命救援
- • 孝南区东山头镇“树神祭”盛况空前,百年古樟挂红绸祈求子嗣繁衍